接班
邢庆杰
1983年夏日的一个早上,五合村乡民付红卫吃过早饭,拿着一把镰刀想下地去给棉花打杈子。前几天一向在下雨,棉花棵子都快长疯了,假如不及时把剩余的杈子打下去,棉花就光长棵子不结桃子了。
付红卫刚出屋门,在县供销社当营业员的妻子周小芹回来了,和他正好打了个对面。付红卫又惊又喜,由于妻子每周只要星期天才干回来,最近她总说单位忙,现已一个多月没回家了。
付红卫的脸笑成了一朵花,小声问,今日咋回来了?
周小芹脸上的表情很冷酷,她递过来一封信,相同小声地说,这是你的信,你渐渐看吧,我还得从速回去上班。
然后就在付红卫惊讶的眼光中回身离去。
付红卫感觉作业不太好,赶忙把信翻开,一口气看完,当即傻了。
信是周小芹写给他的,周小芹要和他离婚。
他愣了一瞬间之后,把信抛在地上,旋风般追了出去。周小芹现已出了村,她穿戴一件赤色的新上衣,骑着成婚时付红卫给她买的“飞鸽”牌自行车,赤色的影子在村南头的路口往东一拐,就像飞鸽相同飞出了付红卫的视野,奔县城的方向走了。
付红卫就被牢牢地定在了大门口的杨槐树下,站成了另一棵树。
过了不知多久,付红卫的爹娘也追出门来,爹手里拿着那封信。
爹深深地叹了口气,什么也没说,只狠狠地跺了跺脚,回身回家了。
娘指着他的鼻子嚷,真应了俺的话了吧?不听老人言,你吃亏在眼前!
付红卫这个家,在村子里是个人人仰慕的好家庭。付红卫的爹在县供销社上班,每月都有固定的薪酬。付红卫是个不错的木匠,在村里一边种着责任田,一边做家具,做好了拉到邻近的集市上,每次都能卖个好价钱。付红卫的妻子周小芹是周围寥寥无几的美丽女性,和她婆婆相同,都是庄稼地里的好把式,过日子的一把能手。
作业出在半年前。付红卫的爹到了退休的年岁,依据方针,付红卫能够“农转非”,去接他爹的班。这但是个天大的功德。由于在那个时代,农业户口能转为“非农业”户口,当上吃商品粮的工人,简直是一步登天。当了工人,不光不再受庄稼地里那个累,位置也高。乡村闺女找对象,最大的希望便是找个正式工人。所以,那时候,只要是个正式工人,即便有点儿残疾的,在乡村找媳妇,也是挑着捡着地选,总能找上个比较美丽的。但付红卫想来想去,决议让妻子周小芹去顶这个班。开端,爹娘说啥也不赞同,付红卫就把自己的主意给二老说了一下。那个时代,在户口方面有这么个规则,假如夫妻一方是农业户口,另一方是“非农业”户口,生下孩子后,跟着母亲一方落户。许多十分困难考上师范中专的乡村小伙子,尽管转成了“非农业”户口,吃上了商品粮,但由于分到乡村校园,很难找到“非农业”的媳妇。乡村的女教师和城镇的女干部都往城里跑,他们最终只能找个条件比较好的农人姑娘成婚,生下来的孩子就被打回了原形,仍是农人。假如周小芹接了班,转成“非农业”户口,今后不管生几个孩子,全都是“非农业”户口,这样下一代就完全逃离了当农人的命运。从久远的利益考虑,作业这样办肯定是正确的。所以付红卫的爹当即就赞同了,当娘的也说不出什么不好来,便是感觉心里不结壮,扔下了一句话:最好别干这种悬乎事,要是你媳妇变了心,你哭都找不到庙门。付红卫其时还笑道,她哪舍得了咱这个家!
但作业偏偏就应验了。周小芹真的要和付红卫离婚了。她在信中说:两个人长时刻分家,作业和生活环境又不相同,共同语言越来越少……最主要的一点是,今后有了孩子,尽管是“非农业”户口,但还得在乡村生活,对孩子的生长晦气……
付红卫不相信周小芹会完全变心,就竭力想劝她回头。但周小芹想从今今后面貌一新,铁了心要离。因而,一向拖了三年之久,两人才办理了离婚手续。期间,付红卫的母亲想找供销社领导,要求解雇周小芹,让儿子从头接班,但被付红卫苦苦劝住了,究竟曾是一家人,不能把作业做绝了。
这桩离婚案,传遍了周围三里五乡。谁都没有想到,离婚却给付红卫带来了好的名声。村人们都说,红卫这孩子,咋恁宽厚呀!
两人离婚后不久,周小芹的表妹刘秀秀托媒上门了。她在表姐周小芹成婚时见过付红卫,对他一向有好感,又敬服他的人品,就说服了自己的爹娘,自动要嫁给付红卫。
俗话说: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沙。何况,这刘秀秀长得一点儿也不比表姐差。很快,两人就举办了婚礼。自成婚之后,刘秀秀就与周小芹断绝了交游。
刘秀秀竟是个很有脑筋的女子。她过门后,见付红卫的家具比较受欢迎,就煽动他办了一个家具厂,雇了十几个人,生意越来越好。几年的时刻,就用积累的钱在城里的商业街买下了两间铺面,开了一个“红卫家具店”。不久,刘秀秀生下了一对龙凤胎,一家人的日子过得风生云起。
周小芹的婚姻却不是她想像的那么夸姣。她的离婚大战继续了三年之久,弄的单位表里的人都知道了作业的原委,让她有些身败名裂。还有一个原因,上世纪八十时代的男人思维还很保存,没结过婚的正常男人,很难承受离过婚的女性。离婚两年之后,她在没有更好挑选的情况下,和一个城镇的供销社主任结了婚,并调了曩昔。主任比她大九岁,前妻病死,给他留了一儿一女,周小芹进门就当了两个孩子的妈。
周小芹再婚后的第三年,供销社主任就出完事,由于贪婪,被判了三年。
韶光现已步入1990年,计划经济渐行渐远,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供销系统的优势化为乌有,城镇供销社难以为继,就开端裁人。周小芹作为前主任的妻子,第一个被裁了下来。老公东窗事发时,周小芹的家被抄过一次,现已一贫如洗了,现在又没了作业,连吃饭问题都难以保证。她不甘心带着两个不是亲生的孩子受罪,就找到监狱,向前供销社主任提出了离婚。
离婚后的周小芹没脸回娘家,也无亲朋能够投靠,几经周转,总算在县城的丰顺饭馆找了份作业,担任洗碗刷盘子,倒也衣食无忧。
丰顺饭馆离“红卫家具店”很近,付红卫常常带刘秀秀和两个孩子来吃饭。周小芹的岗位在后厨,付红卫每次一进饭馆的大厅,她都能透过窗玻璃看到,就躲在里边不出来了。因而,付红卫一向不知道她在这儿打工。周小芹尽管心里很不是味道,但究竟当年是她自己负心,才落到今日这步田地,所以她并没有感觉到不平衡,只恨自己命运不济。
对周小芹形成丧命冲击的,是几年后的一次邂逅。
那是一个正午,一个十分面善的人,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进了雅间。周小芹的心都快蹦出来了,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后来,她悄然打听了一下,没错,她看到的,便是她的第二个前夫,前供销社主任。这个人能力超凡,出狱后经商,仅用了一年的时刻就咸鱼翻身,成为百万富翁。
当天,周小芹就病倒了。不久,就在她租住的小平房里孤单地离开了这个国际。
壹点号史志花开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