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专访 我国气候商洽首席代表苏伟谈动力转型

liukang20241天前在线吃瓜589

当地时刻2023年12月13日上午,《联合国气候变化结构条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发布了终究协议《阿联酋共同》,清晰提出各国要“以公正、有序和公正的方法,在动力体系中转型脱节化石燃料”。

独特的重磅专访 中国气候谈判首席代表苏伟谈能源转型的视图

这是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结构条约》签署以来,初次在全球性共同中触及“化石燃料”这一要害问题。阿联酋工业和先进技能部长、COP28主席苏尔坦·贾比尔宣告了这项抉择。

人类自此真实敞开了脱节化石燃料的动力转型之路。在“转型脱化”年代,我国将怎么继续举动,化石动力和可再生动力怎么统筹,新的国家自主奉献怎么承认,中美气候变化协作的当下和未来是怎样的?环绕这些问题,我国气候商洽首席代表苏伟近来承受了《我国新闻周刊》专访。

我国气候商洽首席代表苏伟。图/中新

他泄漏,化石燃料是COP28最中心、也是最难商洽的一个议题,商洽堕入僵局的要害时刻,中美和主席国进行了当面沟通,对终究文本提出建议。在他看来,“转型脱化”意味着人类未来总之要逐渐脱节对化石燃料的依托。我国的动力转型要保险有序推进,要“先立后破”。

江苏宿迁市,工人对洪泽湖畔的风电场机进行检修。图/视觉我国

全球进入化石燃料“转型脱化”年代

我国新闻周刊:和以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比较,请点评一下COP28的含义和重要性,COP28是否成功?

苏伟:我以为COP28是2015年《巴黎协议》签署以来最重要的一次缔约方大会,也是具有里程碑含义的一次大会。众所周知,《巴黎协议》树立的温度操控整体方针是:与前工业化时期比较,将全球平均温度升幅操控在2℃以内,争夺把升温起伏操控在1.5℃,各国经过国家自主奉献的方法执行该方针。COP28最中心的议题,便是对各国自主奉献的执行状况进行第一次全球盘点,看看各国自主奉献的整体展开怎么,存在哪些困难、应战和距离,下一步应当怎么强化举动。所以,COP28成功与否,要害看全球盘点进行得怎么。

从终究效果看,尽管进程跌宕起伏,但各方终究仍是就全球盘点到达了一个“不错的效果”。这并非咱们都十分满意的效果,但至少是可承受的效果,好于预期。能够说,COP28完成了其任务,为下一步继续推进执行《联合国气候变化结构条约》和《巴黎协议》奠定了根底。

一同,COP28也是《巴黎协议》签署以来规划最大、议题最难的一次气候大会。会场上,环绕化石动力、资金、技能才能建造等中心问题的争辩比较剧烈,特别是在前期商洽进程中,各方态度敌对得比较凶猛。最后能到达这样的效果,一方面,是各方都做出了最大尽力;另一方面,阿联酋作为主席国在和谐、掌握会议进程方面也起到要害效果,花了许多时刻去沟通和组织对话。整体而言,这次COP28的组织是比较成功的,关于进步阿联酋的国际形象有活跃影响。

我国新闻周刊:会场上争辩最剧烈、最难的议题是哪一点?终究各方是怎么到达共同的?

苏伟:化石燃料是最中心、也是最难商洽的议题,环绕这一点,会场上有三种首要观念。一种观念以为,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80%以上来自化石燃料排放,因而,减缓全球变暖,最直接的方法便是筛选化石燃料。第二种观念以为,从实践视点看,即便完成了碳中和与净零排放,彻底筛选化石燃料依然是不或许的,所以方针应当是“逐渐削减(phase down)”而非“筛选(phase out)”。第三种观念以为,应对气候危机要处理的是排放问题,而不是要针对特定的动力种类,重点在减排,而不是去筛选某详细动力种类。此外,中美《阳光之乡声明》构成的动力转型计划,即经过加速可再生动力布置来加速对化石燃料发电的代替以期完成电力职业肯定减排,也成为各方热议的思路方向。

本届气候大会,之所以不合严峻,还有一个绕不过的原因:这次是由中东产油国来谈化石燃料问题,他们的经济首要依托油气出口,这是涉及到“命根子”的问题。化石燃料出产、消费大国的一般态度是:认同人类将在未来脱节化石动力依托的大方向,但要求按部就班。与之相对,欧盟、小岛屿国家、一些非政府环保组织比较急进,坚持要筛选化石燃料。

“逐渐削减”和“逐渐筛选”的效果导向有着本质的差异。“逐渐筛选”导向的是彻底不必化石燃料,这比较极点。“逐渐削减”导向的是保存化石燃料的选项,在难以彻底代替化石燃料的范畴,能够经过技能途径,比方经过加装二氧化碳捕集使用与封存设备(CCUS),把二氧化碳搜集起来并加以使用或进行封存,只需处理了碳排放问题,咱们不一定非要跟化石动力势不两立、势不两立。特别关于我国等展开我国家而言,受资源禀赋所限,不或许彻底筛选化石燃料。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单纯的减排问题,还要归纳考虑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的要素,终究需求的是整个经济社会体系性的革新调整。这便是一个进程,需求找对途径、掌握好节奏。

在此布景下,大会在2023年12月5日和8日相继发布两版全球盘点草案,第一版的文本一同包含了“逐渐削减(phase down)”和“逐渐筛选(phase out)”多个选项,第二版则删掉了“筛选”选项,改为“削减化石动力的出产和消费”。对此,产油国更难以承受,特别还涉及到消费,这触及到他们的底子利益,产油国的底线是“不能碰化石动力,但能够谈排放”。

第二版草案发布后,主席国请各国商洽代表围坐在一同,敞开了谈,充沛宣布意见、表达诉求。随后,主席国再别离与首要商洽方进行两边对话,有针对性地泄漏出或许的折中计划,进行打听了解,为大会主席终究提出退让案文进行衬托和营建气氛。

本届气候变化大会进入“加时赛”,对COP来说是常态,这次加时其实仍是比较短的。商洽进程中,有各种剧烈的、极点的反响都很正常,商洽便是要把不同的观念糅在一同,找到一条中心道路。在终究的《阿联酋共同》中,对化石燃料,选用的文本是“以公正、有序、公正的方法,在动力体系中转型脱节化石燃料(transitioning away from fossil fuels in energy systems)”,也便是清晰着重要“转型脱化”。自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结构条约》签署30多年以来,这是各国第一次真实触及到化石燃料这个要害问题,也是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上迈出了详细一步。

我国新闻周刊:你怎么解读这个终究遣词,和我国的动力转型态度是否共同?

苏伟:“转型脱化”意味着人类未来总之要逐渐脱节对化石燃料的依托,但要有一个进程,在这个进程中,需求处理两个问题:一是削减排放,二是动力代替。其间,动力代替是最要害的问题,这也是中美在《阳光之乡声明》里到达的一项重要共同,经过大规划布置可再生动力和清洁动力,加速对煤、油、气发电的代替,以削减电力职业排放。动力代替要“先立后破”,先保证咱们有新的动力可用,再逐渐代替传统动力,而非在还没牢靠代替之前就把传统动力筛选掉。总的来说,《阿联酋共同》的内容与中方的态度建议是共同的。

温暖的重磅专访 中国气候谈判首席代表苏伟谈能源转型的图片

别的,细读《阿联酋共同》终究案文就会发现,文本终究表述的方针是到2050年完成“净零(net zero)”,既不是“净零排放(zero emission)”,也不是“净零化石燃料(zero fossil fuels)”。这样的含糊处理,各方能够各自解读,防止把任何一方逼到墙角,这是《阿联酋共同》之所以能到达共同的要害所在。

我国的动力转型途径现已很清晰,要安身以煤为主的根本国情,先立后破、通盘策划,传统动力逐渐退出要树立在新动力安全牢靠的代替根底上。把促进新动力和清洁动力展开放在愈加杰出的方位,加大力度规划建造以大型风景电基地为根底、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安稳安全牢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式动力供应消纳体系,保险有序逐渐下降对化石动力的依托。2030年前碳达峰,需求“十四五”严控煤炭消费添加、“十五五”逐渐削减。2060年前完成碳中和,则需求到时非化石动力消费比重到达80%以上。因而,从执行“双碳”方针看,我国也必定要大规划展开可再生动力,逐渐完成非化石动力对化石动力的安全牢靠代替。

2023年12月12日,阿联酋迪拜,COP28进入“加时赛”阶段。图/汹涌印象

新增煤电批阅

是动力安全和转型所必需

我国新闻周刊:你说到动力转型的要害在于先立后破、掌握好节奏,那么,未来我国的动力转型,怎么掌握新增可再生动力逐渐代替化石动力的节奏?特别在新增可再生动力方面,单从量上看,我国现已做出了十分亮眼的效果,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风电和光伏出产制作国,具有全球70%的光伏产能和40%的风电产能。这种根底下,我国继续展开可再生动力还面临哪些应战?

苏伟:我国的动力转型要保险有序推进,要掌握好节奏,不能过快或过慢,也不能“就碳论碳”,而要将减碳放在经济社会大局中去考虑,平衡好展开和减排、短期方针和长时间方针、政府和商场这几大联系,要保证动力安全,完成安全降碳。

关于退煤的节奏问题。《阿联酋共同》提出“加速尽力以逐渐削减未加装控排办法的煤电”,这连续了2021年格拉斯哥COP26的提法,咱们是承受的。习近平总书记清晰指出,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添加,“十五五”逐渐削减。煤电本身的功用也有转型问题,要逐渐从主力电源向灵活性电源、调峰电源改变。因而,转型的方向是清晰的,但需求有一个进程。至于近一个时期的新增煤电批阅,一是动力保供的实践需求,二是为大规划展开可再生动力供给灵活性电源支撑。从长远来看,新增煤电批阅也是阶段性的,跟着可再生动力和非化石动力的大规划展开,不只煤电增量会逐渐削减,存量占比也会随之下降,这是动力代替转型的大势所趋。

在展开可再生动力方面,《阿联酋共同》提出了重要的“三倍方针”,即呼吁各国在2030年前完成全球可再生动力装机增至三倍,全球能效进步年均速率添加至两倍。这对我国新动力工业的展开是严重利好,由于在可再生动力的设备、技能和产品方面,我国具有优势。但现在,完成全球可再生动力装机增至三倍的最大应战是国际大环境。

一些发达国家正在对光伏产品、可再生动力设备等加征关税、进行反补贴查询,这些办法与执行可再生动力装机增至三倍方针是各走各路的。COP28商洽期间,许多代表也提出了单边交易办法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尽力负面影响问题,这方面还需求继续重视。此外,可再生动力展开不只仅是添加风景装机容量问题,有了装机,还要有发电量,要装得上、发得出、用得上。假如装机上得太快,没有配套,可再生动力都在那儿“趴窝”,归于无效产能。因而,加速展开可再生动力,需求统筹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展开,可再生动力展开的各个环节要有机配套联接。

我国新闻周刊:在第一次全球盘点顺畅完毕后,各国将在2025年更新下一阶段的国家自主奉献方针(NDC),我国或许提出怎样的新方针?

苏伟:依据《巴黎协议》和COP大会的决议,各国将于2025年提交新一轮国家自主奉献。《阿联酋共同》鼓舞各国依据各自不同国情,鄙人一轮国家自主奉献中提出赋有大志的全经济规划减排方针,包含一切温室气体、职业、类别并契合温升操控在1.5℃的要求。估计我国新一轮国家自主奉献将在坚持不懈推进执行“双碳”方针的大前提下,安身国情实践,进一步强化举动力度,提出相应减排方针,对有关方针、办法和规范进行细化,时刻跨度能够掩盖往后5~10年。有关详细的举动、方针、举动,需求组织深入研究和充沛证明。

《阿联酋共同》清晰提出各国要“以公正、有序和公正的方法,在动力体系中转型脱节化石燃料”。图/视觉我国

“让发达国家出点钱太难了”

我国新闻周刊:COP28开幕第一天,大会就经过了气候“丢失和危害”基金协议,并承认资金由国际银行保管。现在,认捐资金已到达7.92亿美元,为何“丢失和危害”基金成为本届气候变化大会的第一个打破点?

苏伟:作为主席国,阿联酋要让COP28取得成功,至少要有几个方面的标志性效果,“丢失和危害”基金便是其间之一。“丢失和危害”基金真实的打破是在2022年的COP27,其时的决议清晰要树立一个基金。这是展开我国家特别重视的问题,COP28首要需求处理的是基金资金注入问题,主席国阿联酋首先许诺供给1亿美元资金支撑。“丢失和危害”基金从曩昔的避而不谈,到树立基金,再到本年注入资金,这样的展开和效果的确来之不易,要害要看下一步资金能否执行到位,能否发挥应有的效果。

我国新闻周刊:“丢失和危害”基金实践上也仅仅确定了第一批注资,其未来的增资机制还有待承认。实践上,在更中心的问题上,也便是发达国家对展开我国家长时间的资金许诺怎么执行,COP28仍没有本质打破,为何这是一根如此难啃的“硬骨头”?

苏伟:发达国家早在2009年就许诺过,到2020年每年向展开我国家供给资金支撑要到达1000亿美元。14年曩昔了,1000亿美元仍是一笔“糊涂账”,发达国家说依照他们的核算,2021年到达了900亿美元,但这笔账没有一个清晰的规范:到底是只算公共资金,仍是说包含私营部门的出资?咱们看到,现在真实投入进来的政府公共资金并没有这么多,让发达国家出点钱实在太难了。

现在,这个千亿美元许诺连续到2025年,但2025年之后新的资金规划、钱从哪儿来,是否需求对金融组织进行重构或许变革,COP28评论了这些问题,但没有处理常态化资金机制的问题。不能等待国际商洽在一夜之间就有很大的打破性效果。

明亮的重磅专访 中国气候谈判首席代表苏伟谈能源转型的视图

与此一同,各级组织评价效果显现,现在展开我国家每年的气候变化资金需求是5.8万亿~5.9万亿美元,全球完成温室气体排放总方针需求花费98万亿美元。因而,1000亿美元和全球几万亿美元的气候变化资金需求比较,缺口太大了。2025年之后新的团体量化资金规范或许会调整,或许会包含借款、赠款、融资等各种形式。未来,怎么发动更多的资金向绿色低碳范畴出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我国新闻周刊:“丢失和危害”基金面向的是那些“因无法习惯气候变化而构成永久性丢失”的状况,因而,更底子的问题指向气候习惯。COP28就全球习惯方针(GGA)及其结构到达共同,相较从前,这是否是一个本质性展开?

苏伟:开始,国际社会重视气候变化,首要是重视怎么减缓升温,但在商洽进程中,咱们也认识到,不论怎么减缓,全球升温是不可防止的,海平面上升、极点气候添加是必定会产生的作业。所以,各国有必要提早做好预警和呼应。COP28在气候习惯范畴仅仅到达了一个结构,首要意图是调集更多重视,让更多国家构成气候习惯的认识,从展开来看,这只能算刚刚发动全球气候习惯的进程。

更重要的是下一步的详细举动,要树立全球性的气候耐性结构,这涉及到水资源、农业生态体系、根底设施健康等各个习惯范畴的详细方针和愿景。这些都需求钱,怎么为此筹集更多资金,也还没有详细计划。

现在,气候习惯首要仍是靠各国自己去处理,首要是气候习惯要归入国家经济社会展开的整体考量中去,要在展开的进程中充沛考虑气候变化的要素。2022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起了《全民前期预警建议》,旨在保证到2027年年末,全球一切人都能享有前期气候预警体系的维护,免受极点气候或气候灾害事情的影响。这个建议怎么执行,很值得重视。

气候变化问题上

中美至少还能“说得上话”

我国新闻周刊:中美关于推进COP28终究到达共同起到了怎样的效果?

苏伟:2023年11月,在COP28举行前夕,中美宣布《关于加强协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两国将支撑阿联酋成功举行COP28,这是两国首脑旧金山接见会面宣布的清晰政治信号,有力推进了COP28效果的到达。《阳光之乡声明》的宣布,意味着国际两大经济体能够坐下来展开对沟通、一同推进气候变化范畴务实协作,COP28 期间,各国对中美气候对话协作给予高度点评和充沛肯定,以为是为COP28的成功奠定了坚实根底。

COP28大会进行到最后的要害时刻,由于各方在化石燃料问题上存在很大不合,商洽堕入僵局。中美经密切沟通商量,依照中美《阳光之乡声明》共同,一同当面做大会主席作业,自动提出案文遣词,协助解锁商洽中的难点问题,为《阿联酋共同》的到达作出重要奉献。

2023年12月11日,阿联酋迪拜,COP28峰会现场。图/视觉我国

我国新闻周刊:作为我国气候商洽首席代表,请你介绍一下中美在气候变化范畴多年来的协作进程,在中美两国联系处于低谷的时期,为何气候变化议题能够成为两国联系“破冰”的打破口?

苏伟:多年以来,中美之间在气候变化这个问题上对话、协作仍是干流。奥巴马担任美国总统时期,气候变化是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一个重要议题,其时中美在气候变化范畴有专门的作业组,协作范畴涉及到动力、节能、电网、机动车等各方面,协作十分详细、务实。但在特朗普执政的四年间,中美气候变化对话协作根本堕入阻滞。到了拜登时期,美国重返《巴黎协议》,参加全球气候管理进程,并录用前国务卿约翰·克里为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相对比较务实、理性,他和我国气候变化业务特使解振华是老朋友了,两人在气候商洽的国际舞台上已往来了20多年。两位特使都是长于沟通的内行,尽管对一些问题有不同态度,但他们能够仔细倾听对方,然后向另一方坦白表达己方态度,然后清晰哪些问题是底线,哪些问题是有评论地步的。

为什么中美能够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展开对话和协作?还由于气候变化是一个跟全人类利益都密切相关的论题,也是两国的利益集合点。因而,尽管中美联系当时面临许多困难,但气候变化仍是中美间为数不多的、为促进两国联系安稳展开能够调集的一个活跃要素。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中美至少还能“说得上话”。

我国新闻周刊:现在,中美在气候变化方面的协作展开到哪一步?面临的应战是什么?

苏伟:曩昔三年内,尽管面临疫情的阻止,以两国特使为牵头的中美两边团队仍是克服了各种要素,进行了八次面临面的沟通商量和六十多场线上沟通,整体气氛坦白友爱,两边都在尽力寻求相互理解、求同存异,终究到达了2021年4月的《中美应对气候危机上海联合声明》、2021年11月《格拉斯哥联合宣言》和2023年11月的《阳光之乡声明》。阅历了绵长商洽商量,中美现已赞同建立常态化的强化气候举动作业组机制,将经济、环境、动力等有关部门都归入到中美气候协作结构下,推进两国相关政府部门康复对话、重建沟通协作。作业组设置了四个专题小组,别离是动力转型、循环经济和资源使用功率、甲烷及省州城市当地协作小组。

面向未来,气候变化既是一个两边议题,更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对中美在这个问题上的对话协作抱有很高等待。中美气候变化范畴的对话、沟通与协作,将对中美联系回归正常、安稳展开发挥活跃效果。

发于2024.1.8总第1124期《我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苏伟:我国的动力转型要“先立后破”

记者:霍思伊

告发/反应

相关文章

专访景山公园规划建造科负责人:探究打造中轴线上的文明会客厅

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我国抱负国都次序的创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景山是“北京中轴线”15个遗产构成要素之一。在承受新京报记者...

友情链接: